老友小陈刚开了家工厂,正为员工保险的事情发愁。"我都给员工买了五险了,怎么还要买雇主险?这不是重复投保吗?"这个问题,让我想起《红楼梦》里王熙凤理家的一段:贾府上下都有月钱,可王熙凤还是在府库里预备了一笔银子,专门应付"不时之需"。
![有了五险,为什么还要买雇主责任险?](https://www.guyibao.com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2/1733481697731_1.jpg)
二十年保险从业经验告诉我,五险和雇主险,就像古代的"正供"和"备用",看似重叠,实则各有妙用。且让我道来其中三味。
其一,赔付范围大不同
《水浒传》里,工头宋江给兄弟们分银两,有公有私。五险就如同"公银",只管工伤认定内的赔付;雇主险则是"私银",但凡因工受伤,都可以报销。
去年,我的一位客户张老板,他的工人小李下班后帮忙搬货,不慎扭伤了腰。工伤认定下来,五险只赔了三成。幸好张老板提前买了雇主险,剩下的医药费和误工费都有着落。
这让我想起《史记》里一句话:"明者防祸于未萌,智者图患于将来。"五险虽好,却如同隔河望月,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。
其二,理赔速度天壤之别
《三国演义》里,诸葛亮用兵,讲究神速。现代企业经营,又何尝不是争分夺秒?五险的工伤认定,往往要等上几个月。而雇主险呢?三天内就能打款。
记得去年东街那家厂子,一位工人手指被机器划伤。老板有五险也有雇主险,结果五险等了四个月才下来工伤认定,雇主险三天就把医药费打到工人卡上了。这不禁让我想起《孙子兵法》里说的:"兵贵神速"。
其三,保障金额云泥之差
《红楼梦》里,贾府虽富,但凡事都要打算周全。五险的赔付,就像是定量的月钱,有个封顶。而雇主险呢?保额由你定,多买多保障。
前几日,隔壁王老板来找我,说他们厂里一个老师傅出了事故。五险只赔了二十来万,可医药费和误工费加起来要五十多万。没有雇主险,这差额可就要老板自掏腰包了。
"有备而后可无患,有余而后可无欠。"经营之道,不就是未雨绸缨吗?
说到这里,不妨给各位老板支几个招:
- 配置要精准
像《三国演义》里诸葛亮用兵,要因地制宜。不同行业风险不同,保额自然要区别对待。建筑工地保额要高些,办公室文员可以适当低些。 - 保额要充足
古人云:"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而无备。"现在医药费那么贵,保额定得太低,遇到大事故还是要自掏腰包。 - 及时要更新
员工有进有出,保单也要跟着调整。就像古代商号的账本,要日日清楚。
最后说个案例。老李开了家小厂,觉得有五险就够了,没买雇主险。结果去年一个工人受伤,光是垫付医药费就让他发愁,等工伤认定下来都过了半年。后来他跟我说:"早知道这样,当初就该多花点钱买个雇主险。"
"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。"各位老板,你们的企业买了雇主险吗?
我常跟客户说,五险是基本保障,雇主险是明智之选。就像古人说的:"谋定而后动,知止而有得。"该准备的,还是要准备。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经验。让我们一起探讨,如何更好地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