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日路过老街,见一家老字号面馆门口贴着转让告示。问了才知道,是老板娘为给店里的厨师治伤,花光了积蓄。这让我想起《儒林外史》里周进的一句话:"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"可我觉得,现代人与其听天由命,不如未雨绸缪。
二十年保险生涯,我见过太多餐饮老板在雇主险上栽跟头。有人嫌贵只买个二三十万的保额,到头来赔不够;有人怕事买了百万保额,结果年年亏本。这不禁让我想起《水浒传》里的及时雨宋江,既要救济弟兄,又要量入为出,真是难啊。
前几日,一位开了十年火锅店的老友来问:"我这店里十来号人,该怎么配保险?"
我掐指一算,给他开了个方子:
其一,大厨团队
古人云:"庖丁解牛,技在刀下。"厨师面对明火滚油,风险最大。
大厨保额建议80万起,帮厨60万,切配工40万封顶。
去年东街那家川菜馆,厨师被油烫伤,前前后后花了50多万,幸好保额够。
其二,服务人员
《红楼梦》里,刘姥姥走亲戚还知道备些礼物。我们服务员来往客人之间,更要未雨绸缪。
全职服务员40万起,兼职按工时30万起。
记得去年有个服务员端菜摔倒,光是医药费就花了20多万。
其三,后勤人员
就像古代商号里的账房先生,虽不上前线,也要有个保障:
收银配20万,保洁30万,够用就好。
说到这里,不妨教几个省钱的门道:
- 分类投保
像诸葛亮用兵,要因地制宜。不同岗位风险不同,保额自然要区别对待。 - 签年约
与其月月操心,不如一次定好。就像古人的长期契约,既省心又划算。 - 淡旺季调整
餐饮也有淡旺季,保险跟着调整才是上策。
最后说个真事。老王的面馆,为省钱只给厨师买了20万保额。结果一场意外,赔付不够,东拼西凑才填上窟窿,直叹"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"。
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:"宁可十年不用,不可一日不备。"各位老板,你们店里的雇主险配置得如何?且听我一句劝,该备的还是要备好。
欢迎在下方留言,分享你的经验。